从此以后,大车店变得复杂起来,住店的人从单一的大车师傅,变得更加复杂,其中包含了杂耍的艺人,有时候大车店的人为了解闷,就会集体出钱让他们来一段,他们也会再赠送一段,供大家消遣。还有告状的苦主,夜里诉说自己的苦处;更有路过的人,在这里睡一觉,明天继续赶路。也有乞丐与小商人,总结起来,真是包罗万象,各路“神仙”齐聚。
人多了,经济水平就拉开了,需求也就多了。最开始演戏给大伙消遣的艺人,索性就不走了,也在大车店的边上设立一个点,专门靠表演给过路的人看赚钱;一些小商贩也不再去更远的集市售卖货物了,干脆就找一个人多的大车店盖一个店面兜售货物;打这以后,各行各业都找到人流密集的那些大车店开始做起了生意,影响力也越来越大,甚至有的大车店都发展成了集市,还有更甚的发展为城镇,即便在今天的东北,还有的城市叫着当年大车店的名字,例如:瓦房店,普兰店等等。
即便门店越来越多,大车店依然还是这个商圈中的主体,它们的招牌依然是最醒目的存在。旅途中人,远远的看到前方有店幌子出现,仔细确认一下,发现幌子是一个类似“箩筐”的样子,心里就安稳了,因为这种“箩筐幌”是大车店特有的招牌。
如果你的经济不太宽裕,希望选择一个便宜点的大车店,那你只需要选择一个“箩筐”做招牌的大车店即可。反之,你不差钱,那就要选择一个三个“箩筐”做幌子的大车店了,因为那是高级别的象征,服务更到位。
有一点值得注意,如果你是一名乞丐,就不要去有“箩筐幌”的大车店了,因为它们不接待乞丐,你需要寻找一个不挂“箩筐幌”的大车店去住,那里三教九流都不拒绝,虽然环境差一点,但是包容性却极高。
据《营口百年图志》(第一册)记载:“每年11月至翌年3月,来营口陆路运输马车每天近千辆,东部昼夜车水马龙。”从记载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,大车店曾经在东北的繁荣景象。但是这种明摆着赚钱的行当,却不是谁都能开的行业。匪患重生的晚清和初期,想要在荒郊野岭赚取一桶金并非易事。如果您的大车店入住的客人,每天都要被匪盗光顾一番,相信再没有人敢住您的店了。
即便是法制越来越健全,但是却没能如今天一样安全,这一点从张作霖先当土匪,又转型保安团就可以看出来。所以,要在那个时候开一个大车店,除了本钱之外,还需要强大的背景,或许与当地的土匪也难免要有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才行。
即便如此,强大而繁华的大车店,随着时代的推移,交通运输的发达,还是在火车与汽运的发展之下退出了历史舞台,只留下了一些回忆给那些老人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文章来源:《橡胶工业》 网址: http://www.xiangjiaogongye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476.html
上一篇:谁的四驱性能更好
下一篇:辽宁大禹集团现状(有关橡胶的论文)